|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ndroid] 硬件内卷终到头 十八路手机厂商全面转战AI Phone

[複製鏈接]

1323

主題

2

好友

4400

積分

大學生

相逢何必曾相识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昨天 07:28
  • 簽到天數: 388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31
    金錢
    10136
    威望
    4400
    主題
    1323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簽到勳章 中學生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附件高人 文章勇士 附件達人 大學生 文章達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5-22 20:43: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CNMO科技】在2022年至2024年的科技浪潮中,ChatGPT犹如AI领域的璀璨明星。这一时期,人工智能(AI)技术如同火箭般疾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智能移动设备到个人计算平台,再到智能驾驶系统,AI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无处不在。

      在这场技术革新的竞赛中,Open AI、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竞相角逐,纷纷亮剑。它们不仅在算法和模型上持续迭代优化,更在应用场景上不断探索。
      与此同时,手机市场也在AI技术的驱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Android 15、iOS 18的即将到来,以及小米华为等国内厂商在AI领域的积极探索,智能手机将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功能。同时,PC市场也在AI的助力下焕发新生,联想苹果、华为、荣耀等厂商纷纷推出AI PC产品。
      作为当红炸子鸡的智能汽车也正在成为AI技术的新载体。汽车行业正由“软件定义”迈向“AI驱动”,通过集成先进的AI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安全的驾驶体验。
      而在这一切变革中,英伟达凭借其卓越的GPU和无与伦比的AI计算能力,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最大赢家”。
      在“AI”重塑这个世界的当下,CNMO推出了“AI重塑ing”系列专题,本文围绕的点是“手机厂商全面转战AI Phone”。

      近几年,手机厂商们在硬件方面的创新已是逐渐走到了尽头,他们不得不探索全新的产品形态,如折叠屏、卷轴屏、环绕屏等等。不过,ChatGPT的爆火却为厂商们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那就是从系统和软件下手,通过AI技术全面革新产品,将整个产业带入AI Phone时代。2023年下半年开始,各种与AI手机有关的功能和技术开始集中落地,AI Phone进入了全面爆发的阶段。
    群雄逐鹿
      先行一步的是国产手机厂商。2023年8月,华为官方宣布Harmony OS 4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首批适配机型为Mate60系列。新功能包括AI隔空操控、智能感付、注视不屏等,而集成大模型的小艺助手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盘古大模型是华为自研的、基于联邦LLM架构的行业级大模型。此外,华为还将AI技术重点应用于影像领域,新一代NPU能够直接利用华为云端的AI大模型,为手机本地照片提供画质增强和清晰度提升功能。

      2023年年底,小米14系列发布,搭载了小米自研的60亿参数级大模型,支持离线“文生图”、“AI扩图”与“AI去除路人”等功能。此AI大模型已深度集成到小米澎湃OS中,构建了多项生成式AI能力,并允许直接在本地运行端侧大模型。同时,小米的AI助手小爱同学已通过大模型备案,计划进一步扩展其基于小米硬件生态和海量数据的AI服务,包括领先的语音识别和NLP技术。

      今年年初,三星在发布其S24系列时,突出展示了其Galaxy AI功能集,包括原生通话应用中的实时双向语音和文字翻译、写作、笔记、转录助手,以及即圈即搜和AI创意编辑等。这些功能显著提升了用户与手机的交互体验,进一步释放了手机的生产力和潜在价值。S24系列的发布不仅标志着2024年旗舰手机市场的开篇,也预示着AI技术在旗舰机型中的深化应用。

      vivoOPPO和荣耀等厂商也相继推出了蓝心大模型、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和“魔法大模型”,这些模型均直接整合到其自研系统OriginOS 4.0、ColorOS 14和MagicOS 8.0中。魅族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策略,直接推出了“AI终端”和“Flyme AI OS”,放弃了传统智能手机的命名方式。
      从三星华为小米这样的国际巨头,再到魅族这样的“珠海武汉小厂”,手机厂商全面投入AI领域已成大势所趋。这一方面是市场压力所迫,但同时也是国产厂商在产品创新不落人后的坚持。不过到目前为止,AI在手机上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巨大的潜力尚未开发,更进一步的希望或许在两家真正的领军企业身上。
    操作系统
      在科技行业的多次演进中,苹果通常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当前的AI浪潮中,其步伐显然被微软和谷歌超越。前苹果工程师John Burkey曾直言不讳地指出:“Siri的功能局限,无法与ChatGPT相匹敌。”然而,苹果显然不会满足于现状,iOS 18的爆料预示着其准备展开一场反击。

      备受瞩目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定于北京时间6月10日至15日在线进行。据可靠消息来源透露,AI将成为iOS 18的核心焦点。苹果与OpenAI达成合作,后者将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技术,该技术将融入苹果即将发布的人工智能助手之中。Siri或将迎来一次重大更新,有望摆脱其当前“人工智障”的标签。
      新的Siri预计将采用一种创新的生成式AI机制,旨在扩展其功能范围,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快速设置提醒、管理日程等。此外,新Siri还将具备文本信息总结的能力,不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聊天机器人。在对话体验上,新Siri将与ChatGPT类似,拥有真正的“聊天”能力,实现更为自然的交流,而非简单的“一问一答”。据彭博社报道,iOS 18计划将所有AI功能运行在设备上,并支持完全离线使用。

      不久前,在今年的I/O大会上,谷歌详细介绍了Android 15的新特性。在搜索方面,Android 15上的Google搜索将全面融合Gemini的能力。其中,Circle to Search功能将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和物理问题,用户只需通过长按主页按钮或导航栏,圈出问题即可获得详细的解答步骤。

      Gemini AI聊天机器人也经历了全面升级,正逐步成为Android用户的新人工智能助手。通过与底层系统的紧密集成,Gemini拥有更强的上下文感知能力,可以覆盖在任何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之上,无需用户频繁切换。此外,用户还能轻松地将图像从Gemini拖放到其他应用程序中。
      谷歌正积极探索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如何进一步改变手机功能,并期待与Uber、Doordash等应用程序实现深度集成。在大会上,谷歌还展示了Pixel 8a手机上通过Google Messages应用程序使用Gemini的多种场景,如分析PDF或视频并向Gemini提问,获得精确且引用明确的回答。谷歌预计,这些功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扩展到更多设备上。
    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 )发布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 的初步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降至11.7亿部,这是十年来最低的全年出货量。好在,下半年的增长巩固了2024年的复苏预期。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8.5%,出货量达到3.261亿台,高于之前7.3%的预期增长。不过整体来看,手机市场大盘依然处于震荡状态,存量血战是主旋律,革命性的产品创新需求已迫在眉睫。

      手机性能已经过剩,快充技术发展到头,电池容量难以革新,影像配置又受限于手机的尺寸和重量,“卷无可卷”的华米OV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瞄向人工智能技术。而调研机构们则揭示了AI手机的庞大潜力:预计到2027年,AI手机的出货量将超过6亿部,增幅近10倍。
      从当前的趋势来看,AI技术对智能手机市场的推动作用可能会超越以往的全面屏技术,甚至与智能手机对传统功能手机的颠覆性影响相媲美。OPPO CEO陈永明曾预言:“2024年将是AI手机的元年,继功能机和智能手机之后,AI手机将成为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多年来,手机行业已经从以手机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场景结构,各大厂商如华为、小米、苹果、三星等纷纷布局平板、电脑、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以构建跨设备的全场景生态。而AI技术的出现,则为这一场景中的多设备连接互动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人、场景、设备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可能。
      然而,我们目前仍未真正进入这一阶段,现阶段的AI手机依旧缺乏颠覆性的体验升级,这也是手机厂商们接下来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6 06:06 , Processed in 0.0389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