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7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Linux 的启动流程

[複製鏈接]

3

主題

0

好友

891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半小時前
  • 簽到天數: 693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122
    威望
    891
    主題
    3
    樓主
    發表於 2014-11-1 13:14:14
    本帖最後由 weijunzia 於 2014-11-1 13:15 編輯

    Linux 的启动流程

    [size=1.6em]我主要关心的是Linux操作系统,它是目前服务器端的主流操作系统。下面的内容针对的是Debian发行版,因为我对其他发行版不够熟悉。

    [size=1.6em]第一步、加载内核

    [size=1.6em]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首先读入 /boot 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e23d9bafd797413d9d4b9cce15ae2a7c/bg2013081702.png

    [size=1.6em]以我的电脑为例,/boot 目录下面大概是这样一些文件:

      $ ls /boot    config-3.2.0-3-amd64  config-3.2.0-4-amd64  grub  initrd.img-3.2.0-3-amd64  initrd.img-3.2.0-4-amd64  System.map-3.2.0-3-amd64  System.map-3.2.0-4-amd64  vmlinuz-3.2.0-3-amd64  vmlinuz-3.2.0-4-amd64  

    [size=1.6em]第二步、启动初始化进程 -----第二步就是启动初始化进程

    [size=1.6em]内核文件加载以后,就开始运行第一个程序 /sbin/init,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系统环境。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54facc8ba22c4130a8aedd5fd49242ae/bg2013~2.png

    [size=1.6em]由于init是第一个运行的程序,它的进程编号(pid)就是1。其他所有进程都从它衍生,都是它的子进程。

    [size=1.6em]第三步、确定运行级别 -----第三步是启动守护进程,一定是在初始进程之后启动的

    [size=1.6em]许多程序需要开机启动。它们在Windows叫做"服务"(service),在Linux就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size=1.6em]init进程的一大任务,就是去运行这些开机启动的程序。但是,不同的场合需要启动不同的程序,比如用作服务器时,需要启动Apache,用作桌面就不需要。Linux允许为不同的场合,分配不同的开机启动程序,这就叫做"运行级别"(runlevel)。也就是说,启动时根据"运行级别",确定要运行哪些程序。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007a3e8b99d74eccb02d63504924d2b0/bg2013081704.png

    [size=1.6em]Linux预置七种运行级别(0-6)。

    [size=1.6em]一般来说,0是关机,1是单用户模式(也就是维护模式),6是重启。运行级别2-5,各个发行版不太一样,对于Debian来说,都是同样的多用户模式(也就是正常模式)。

    [size=1.6em]init进程首先读取文件 /etc/inittab,它是运行级别的设置文件。如果你打开它,可以看到第一行是这样的:

      id:2:initdefault:  

    [size=1.6em]initdefault的值是2,表明系统启动时的运行级别为2。如果需要指定其他级别,可以手动修改这个值。

    [size=1.6em]那么,运行级别2有些什么程序呢,系统怎么知道每个级别应该加载哪些程序呢?......回答是每个运行级别在/etc目录下面,都有一个对应的子目录,指定要加载的程序。

      /etc/rc0.d     //运行级别0  /etc/rc1.d  /etc/rc2.d  /etc/rc3.d  /etc/rc4.d  /etc/rc5.d  /etc/rc6.d  

    [size=1.6em]上面目录名中的"rc",表示run command(运行程序),最后的d表示directory(目录)。下面让我们看看 /etc/rc2.d 目录中到底指定了哪些程序。

      $ ls  /etc/rc2.d    README  S01motd  S13rpcbind  S14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S16sudo  S17apache2  S18acpid  ...  

    [size=1.6em]可以看到,除了第一个文件README以外,其他文件名都是"字母S+两位数字+程序名"的形式。字母S表示Start,也就是启动的意思(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art),如果这个位置是字母K,就代表Kill(关闭),即如果从其他运行级别切换过来,需要关闭的程序(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op)。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处理顺序,数字越小越早处理,所以第一个启动的程序是motd,然后是rpcbing、nfs......数字相同时,则按照程序名的字母顺序启动,所以rsyslog会先于sudo启动。

    [size=1.6em]这个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除了README),就是启动时要加载的程序。如果想增加或删除某些程序,不建议手动修改 /etc/rcN.d 目录,最好是用一些专门命令进行管理(参考这里这里)。

    [size=1.6em]第四步、加载开机启动程序

    [size=1.6em]前面提到,七种预设的"运行级别"各自有一个目录,存放需要开机启动的程序。不难想到,如果多个"运行级别"需要启动同一个程序,那么这个程序的启动脚本,就会在每一个目录里都有一个拷贝。这样会造成管理上的困扰:如果要修改启动脚本,岂不是每个目录都要改一遍?

    [size=1.6em]Linux的解决办法,就是七个 /etc/rcN.d 目录里列出的程序,都设为链接文件,指向另外一个目录 /etc/init.d ,真正的启动脚本都统一放在这个目录中。init进程逐一加载开机启动程序,其实就是运行这个目录里的启动脚本。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f26bf7b7399143d9908b09768c3048cb/bg2013081705.png

    [size=1.6em]下面就是链接文件真正的指向。

      $ ls -l /etc/rc2.d    README  S01motd -> ../init.d/motd  S13rpcbind -> ../init.d/rpcbind  S14nfs-common -> ../init.d/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 ../init.d/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 ../init.d/rsyslog  S16sudo -> ../init.d/sudo  S17apache2 -> ../init.d/apache2  S18acpid -> ../init.d/acpid  ...  

    [size=1.6em]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要手动关闭或重启某个进程,直接到目录 /etc/init.d 中寻找启动脚本即可。比如,我要重启Apache服务器,就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size=1.6em]/etc/init.d 这个目录名最后一个字母d,是directory的意思,表示这是一个目录,用来与程序 /etc/init 区分。

    [size=1.6em]第五步、用户登录

    [size=1.6em]开机启动程序加载完毕以后,就要让用户登录了。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34ba3fdceba840298feb104cda2e917e/bg2013081706.png

    [size=1.6em]一般来说,用户的登录方式有三种:

    [size=1.6em]  (1)命令行登录

    [size=1.6em]  (2)ssh登录

    [size=1.6em]  (3)图形界面登录

    [size=1.6em]这三种情况,都有自己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认证。

    [size=1.6em](1)命令行登录:init进程调用getty程序(意为get teletype),让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完成后,再调用login程序,核对密码(Debian还会再多运行一个身份核对程序/etc/pam.d/login)。如果密码正确,就从文件 /etc/passwd 读取该用户指定的shell,然后启动这个shell。

    [size=1.6em](2)ssh登录:这时系统调用sshd程序(Debian还会再运行/etc/pam.d/ssh ),取代getty和login,然后启动shell。

    [size=1.6em](3)图形界面登录:init进程调用显示管理器,Gnome图形界面对应的显示管理器为gdm(GNOME Display Manager),然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读取/etc/gdm3/Xsession,启动用户的会话。

    [size=1.6em]第六步、进入 login shell

    [size=1.6em]所谓shell,简单说就是命令行界面,让用户可以直接与操作系统对话。用户登录时打开的shell,就叫做login shell。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63f21d81735e4ea690e53696d950dfa7/bg2013081707.png

    [size=1.6em]Debian默认的shell是Bash,它会读入一系列的配置文件。上一步的三种情况,在这一步的处理,也存在差异。

    [size=1.6em](1)命令行登录:首先读入 /etc/profile,这是对所有用户都有效的配置;然后依次寻找下面三个文件,这是针对当前用户的配置。

      ~/.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  

    [size=1.6em]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文件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不再读入后面的文件了。比如,要是 ~/.bash_profile 存在,就不会再读入后面两个文件了。

    [size=1.6em](2)ssh登录:与第一种情况完全相同。

    [size=1.6em](3)图形界面登录:只加载 /etc/profile 和 ~/.profile。也就是说,~/.bash_profile 不管有没有,都不会运行。

    [size=1.6em]第七步,打开 non-login shell

    [size=1.6em]老实说,上一步完成以后,Linux的启动过程就算结束了,用户已经可以看到命令行提示符或者图形界面了。但是,为了内容的完整,必须再介绍一下这一步。

    [size=1.6em]用户进入操作系统以后,常常会再手动开启一个shell。这个shell就叫做 non-login shell,意思是它不同于登录时出现的那个shell,不读取/etc/profile和.profile等配置文件。

    [size=1.6e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YNote/data/sina1769647070/a78c334845984cfdb1ba32b68644791f/bg2013081708.png

    [size=1.6em]non-login shell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用户最常接触的那个shell,还在于它会读入用户自己的bash配置文件 ~/.bashrc。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bash的定制,都是写在这个文件里面的。

    [size=1.6em]你也许会问,要是不进入 non-login shell,岂不是.bashrc就不会运行了,因此bash 也就不能完成定制了?事实上,Debian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请打开文件 ~/.profile,可以看到下面的代码:

      if [ -n "$BASH_VERSION" ]; then    if [ -f "$HOME/.bashrc" ]; then  //-f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 "$HOME/.bashrc"    fi  fi  

    [size=1.6em]上面代码先判断变量 $BASH_VERSION 是否有值,然后判断主目录下是否存在 .bashrc 文件,如果存在就运行该文件。第三行开头的那个点,是source命令的简写形式,表示运行某个文件,写成"source ~/.bashrc"也是可以的。

    [size=1.6em]因此,只要运行~/.profile文件,~/.bashrc文件就会连带运行。但是上一节的第一种情况提到过,如果存在~/.bash_profile文件,那么有可能不会运行~/.profile文件。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把下面代码写入.bash_profile就行了。

      if [ -f ~/.profile ]; then    . ~/.profile  fi  

    [size=1.6em]这样一来,不管是哪种情况,.bashrc都会执行,用户的设置可以放心地都写入这个文件了。

    [size=1.6em]Bash的设置之所以如此繁琐,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早期的时候,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载入配置文件需要很长时间,Bash的作者只好把配置文件分成了几个部分,阶段性载入。系统的通用设置放在 /etc/profile,用户个人的、需要被所有子进程继承的设置放在.profile,不需要被继承的设置放在.bashrc。

    [size=1.6em]顺便提一下,除了Linux以外, Mac OS X 使用的shell也是Bash。但是,它只加载.bash_profile,然后在.bash_profile里面调用.bashrc。而且,不管是ssh登录,还是在图形界面里启动shell窗口,都是如此。

    [size=1.6em]参考链接

    [size=1.6em][1] Debian Wiki, Environment Variables

    [size=1.6em][2] Debian Wiki, Dot Files

    [size=1.6em][3] Debian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run-levels

    [size=1.6em][4] Debian Admin,Debian and Ubuntu Linux Run Levels

    [size=1.6em][5] Linux Information Project (LINFO), Runlevel Definition

    [size=1.6em][6] LinuxQuestions.org, What are run levels?

    [size=1.6em][7] Dalton Hubble, Bash Configurations Demystified

    [size=1.6em](完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6 09:30 , Processed in 0.0135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