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一:殖民主义罪孽深重
自诩“人权楷模”的美国孜孜不倦炮制针对别国的人权谎言,对本国的人权劣迹却选择性无视。
回看历史,美国在建国后上百年的时间里,为掠夺土地和资源,通过西进运动等系统性地驱逐、屠杀北美大陆原住民——印第安人,导致其人口从15世纪末的约500万减少至20世纪初的约25万。这样的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
屠刀霍霍
初登北美大陆的欧洲殖民者曾得到印第安人的帮助。可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这些殖民者对土地的需求随之高涨,而他们获取土地的手段就是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
1812年,美国政府一边与英国交战,一边大肆屠戮俄亥俄州以及密西西比州东部的印第安部落。1814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颁布法令,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盖皮,美国政府将奖励50美元至100美元。具体办法是:杀死一名印第安妇女或12岁以下儿童奖励50美元,杀死一名12岁以上印第安男子奖励100美元。当时的美国统治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的是不分男女老幼的无差别屠杀。
历史学家指出,在残忍杀戮和驱逐下,到19世纪中叶,美国东部的许多印第安部落遭遇了真正的灭顶之灾——这一地区“只剩下作为单个公民的印第安人”。
煽动丑化
从19世纪中叶起,美国人又将贪婪之手伸向广袤的西部。美国几任总统签署大量法令,鼓励白人对印第安部落发起血腥屠杀。印第安人还被美国舆论丑化为“接近魔鬼”的强盗,白人群体中“杀死印第安人”的呼声不断高涨。
1862年12月26日,在美国总统林肯的命令下,明尼苏达州曼卡托地区的30多名印第安部落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被绞死,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执行死刑。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林肯颁布的《宅地法》把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推向高潮。该法规定,每个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只需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能在西部获得不超过160英亩(约合64.75公顷)的土地。在土地和赏金的诱惑下,白人纷纷跑到印第安人所在区域展开大肆屠杀。
“血泪之路”
1831年冬天,在美国政府武力威胁下,乔克托族人成为第一个被迫向西搬迁的印第安部落。他们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任何帮助,数千人在漫长旅途中死亡。
19世纪30年代,居住在美国东部的印第安人,被强迫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许多印第安人离开故土,成千上万的人因为饥寒交迫或疾病死在路上。对于这条上演无数惨剧的迁徙之路,后人将其称为“血泪之路”。
历史学家认为,时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应对这一悲剧负主要责任。杰克逊在1830年签署《印第安人搬迁法》,授权联邦政府将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领地”。虽然这部法律写着政府在与印第安人谈判时要采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实际上,美国政府经常无视这些条文,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迁。
杀牛赶人
为提高系统性驱逐印第安人的效率,美国政府还曾使出损招:猎杀北美野牛。数量一度达到数千万头的北美野牛是印第安人赖以为生的主要衣食来源。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联邦政府雇佣大批猎手杀戮野牛。疯狂的猎杀行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使北美野牛几乎陷入灭绝。
美国政府为印第安部落划出“保留地”后,靠捕猎野牛为生的一部分印第安人为了追踪野牛群,依然居无定所、到处移动。而美国政府不希望印第安人离开“保留地”。他们的算计是,“让北美野牛消失”能加快实现这个目标。
在白人疯狂捕杀下,野牛数量锐减。印第安部落不得不退缩到美国政府规定的“保留地”。
画地为“牢”
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保留地”制度,把印第安人安置在指定的居住地,但这些地方几乎都是当时十分贫瘠的区域。通过这种方式,白人继续不断侵占印第安人原来的土地。1887年至1933年间,全美印第安人被夺走大约9000万英亩(约合36.42万平方千米)土地,占1887年印第安人拥有土地总量的65%。
与此同时,为了同化印第安人,美国政府推行“美国化”教育,设立针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寄宿学校、“保留地”外寄宿学校、劳务培训学校等。印第安年轻人还可以进入公立白人学校和大学,但入学后必须放弃印第安传统。经年累月,印第安部落社会和传统文化被逐渐瓦解。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二:种族主义顽疾缠身
在美国,种族主义是全面、持续和系统性的。曾经的黑奴贩卖史是抹不去的历史污点,而当今美国社会在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领域针对有色人种显性或隐形的歧视依然如故。美国警察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执法触目惊心,新冠疫情中以亚裔群体为目标的仇恨犯罪激增更让人心痛。有评论认为,美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已无法解决种族不公与歧视,美国必须直面这一贻害深远的社会顽疾。
历史浸透血泪
1619年,第一批有记录的非洲黑人被运抵英国殖民者在北美的首个定居点詹姆斯敦,开启了黑人在“新大陆”惨遭奴役的血泪史。不少美国开国者就是奴隶主,美国最早的宪法也默许黑奴的存在。有数据显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殖民者在约400年的黑奴贸易中,将1200万人从非洲运到美洲为奴,另有1000万人在运输中死亡。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但此后近一个世纪,美国南部多州依旧对黑人实行种族隔离政策。
与此同时,其他少数族裔也未能免于遭遇悲惨与不公。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排华法案》,二战期间关押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9·11”事件后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和穆斯林群体的攻击……桩桩件件都充满苦难与伤痛。
资源分配不公
美国当下虽然在法律上确定了黑人的“平等”权利,但实际上在教育、就业等重要领域的资源分配不平等依旧显著。
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高中毕业生中非洲裔约占15%,而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常春藤名校新生中非洲裔占比仅为8%。仅三分之一的非洲裔在进入大学后能顺利毕业,比例是白人的一半。和白人同学相比,非洲裔学生背负更多学费贷款,经济状况也更差,这成为他们辍学的主因。
有色人种也是职场中隐形种族歧视的受害者。《洛杉矶时报》网站去年7月登载的一篇报道说,脸书公司被控在雇用、补偿和晋升方面存在对非洲裔的系统性歧视。数据显示,2019年在美国担任该公司技术职务的员工中只有1.5%是非洲裔,高级领导层中只有3.1%是非洲裔。过去5年,该公司的雇员增长了400%,但上述比例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两套司法系统”
近年来,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非洲裔死亡案件频发。2014年,密苏里州弗格森市非洲裔青年布朗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警察枪杀;2018年,非洲裔男子布拉德福德在亚拉巴马州见义勇为却被警方视作凶手打死;2020年5月,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当街残忍“跪杀”,在全美多地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
弗洛伊德那句“我无法呼吸”的呻吟,道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美国非洲裔的心声。有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警察共枪杀1127人。非洲裔虽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3%,却占被警察枪杀人数的28%,概率是白人的3倍。
绝大多数涉嫌暴力执法的警察是白人。有统计指出,2013年至2020年,约98%的涉案警察未被指控犯罪,被定罪的警察更是少之又少。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抨击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特权”现象,称美国“有两套司法系统”。
生存“黑白分明”
《华盛顿邮报》近期援引3名经济学家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美国非洲裔与白人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且丝毫没有缩小迹象。报告说,2016年,11.5个非洲裔家庭的资产总值加起来才勉强与一个普通白人家庭持平,而一个拥有高中学历的白人所获得的家庭财富几乎是普通非洲裔家庭的10倍。
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美国种族不平等恶果。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冠患者中,非洲裔、拉美裔和原住民的病亡率是白人的将近3倍。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自疫情暴发后,美国非洲裔成年人失业率远高于白人。
《今日美国报》评论说,有色人种死于疫情的人数远远多于白人,可归因于不平等的教育与经济体系导致有色人种工种受限,住房歧视导致有色人种居住密集,以及以牺牲穷人为代价的环境政策等。
仇视暴力升级
严重的种族歧视导致美国仇恨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显示,在2019年执法部门报告的8302起单一偏见引起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6%涉及种族族裔身份,其中高达48.4%针对非洲裔,15.8%针对白人,14.1%针对拉美裔,4.3%针对亚裔。
去年以来,由于少数美国政客借疫情污名化亚裔,致使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不断升级。美国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美国16个主要城市中,2020年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比2019年上升149%。就在今年3月16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地区发生3起枪击案,造成8人死亡,其中就包括6名亚裔女性,引发全美各地对疫情中不断加剧的针对亚裔暴力和歧视的强烈抗议。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三:宁负天下的动乱输出国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最近一段讲话在网上引发热议。她称自己参加过美国的许多外交政策会议,“过去很多年,几代人都在为石油而战”。这句话暴露出美国频繁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数十年来,美国打着“民主”“人权”旗号,不断在全球各地发动战争、输出动乱、干涉内政,其“唯我独尊、宁负天下”的霸权主义政策在许多国家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
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2001年以来,美国在全球约80个国家以“反恐”之名发动的战争、开展的军事行动夺去超过80万人的生命,其中平民约33万人。
越战留下的“战争遗产”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越南战争,是二战后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据越南政府估计,约有110万名北越士兵和30万名南越士兵丧生,多达200万名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有些是被美军以“打击越共”的名义有计划屠杀的。
硝烟散去,死亡阴影依旧笼罩着越南民众的生活。当年为使越南游击队无法藏身,美国在越南大面积使用“橙剂”等落叶剂,造成40万越南人死亡,约200万越南人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此外,炸弹和地雷也成为可怕的“战争遗产”。据估计,越南至少还遗留着35万吨可爆炸的炸弹与地雷,按目前的速度,需要300年才能将它们清除干净。
海湾战争的贫铀弹之殇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兵伊拉克,2500名至3500名伊拉克平民在空袭中死亡。战后,又有约11.1万名平民因基础设施被破坏和缺医少粮而丧生。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了国际法禁用的贫铀弹,给当地民众留下长达数十年的健康威胁。
据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共使用94万枚贫铀弹,这些弹药和其他军事相关污染物造成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先天性出生缺陷和癌症等疾病数量激增。伊拉克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在海湾战争爆发前,该国平均每10万人中有40人患癌。到1995年,这一数字增长到800人;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至少1600人。去年的估算显示,这一增长趋势还在继续。
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
2001年,美国出兵阿富汗,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同时,也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一般认为,自美军2001年10月7日进入阿富汗以来,当地已有3万多名平民被美军打死、炸死或因美军带来的战乱而死亡,受伤人数超过6万,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
如今,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2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旷日持久的战争,美国为此耗资近1万亿美元。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表示,很难在上届政府承诺的5月1日最后期限前从阿全部撤军。而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平谈判因分歧巨大始终进展缓慢,已持续一代人时间的战乱动荡依旧看不到终结的希望。美国对此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意孤行入侵伊拉克
2003年3月20日,美国海军发射的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些重要目标,伊拉克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国际社会强烈的反战呼声置若罔闻,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就这样一意孤行,以萨达姆政府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这场战争导致的平民死亡人数据估计为20万至25万人,其中美军直接致死超过1.6万人。约250万人沦为难民。
2011年,在美国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后,孕育过两河文明的故地已千疮百孔。伊拉克战争打破了冷战后中东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使该地区民生凋敝、乱象丛生。而美方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不见踪迹。
放松对平民伤亡的追责
2017年以来,美国以“阻止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发动空袭,造成严重平民伤亡。2016年至2019年,叙利亚有记载死于战乱的平民达33584人。其中,美国领导的联军轰炸直接致死3833人,有半数是妇女和儿童。
对于美军行动造成的平民伤亡,美国并没有严肃追责。据《纽约时报》网站2017年6月19日报道,美国政府“全面授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自主决定如何使用武力,却放松对平民伤亡的监督、调查和问责,导致平民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危机、战乱、动荡,伤亡、饥荒、逃亡……美国用霸权之手制造了一个个血肉横飞的战场,毁灭了一个个曾经美好的家园,成为危害全球安全与稳定的头号“麻烦制造者”。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四:干涉主义贻害世界
美国拜登政府就任后多次表态要将人权至于其外交政策的中心位置。不少国际政治分析人士对此的解读是,美国的“自由干涉主义”外交又回来了。
美国多年来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无视《联合国宪章》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以武力优势对别国大打出手,以秘密手段对别国实施政权更迭,以金融霸权对别国制裁禁运,这些近乎成瘾的恶习引发他国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借口人权发动战争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打着“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公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当时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78天的持续轰炸,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北约军队还有意识地针对南联盟的基础设施进行定点打击以消除其抵抗决心。据塞尔维亚经济学家估计,轰炸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约为296亿美元。轰炸造成大量桥梁、公路、铁路以及2.5万户家庭、176处文化古迹、69所学校、19家医院和20个保健中心受损,150万名儿童无法上学。此外,北约军队至少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导致该地区癌症和白血病发病率激增,并对当地和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灾难性影响。
2011年,美国及其盟友又以利比亚平民将面临卡扎菲的“屠杀”为由在所谓“保护责任”的名义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干预。但研究显示,正是这场“人道主义干预”最终带来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副教授阿兰·库珀曼此前在《外交》杂志撰文说,在北约干预之时,利比亚内战已接近结束,当时有约1000人身亡,而在北约干预后至少造成了额外1万人身亡,北约的干预将暴力致死人数增加了10倍。北约干预之后,利比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经济社会崩溃,军阀部族混战,极端主义滋生,所引发的难民和非法移民问题到头来让西方社会自食其果。
随意更迭别国政权
对别国实施政权更迭是美国的“老本行”。在1801年至1805年的第一次巴巴里战争中,美国首次试图对外国敌对政府实施政权更迭,时任总统杰斐逊授权美国驻突尼斯领事威廉·伊顿与的黎波里领导人的流亡兄弟密谋推翻的黎波里政权。1953年,美国与英国情报机构在伊朗策动政变推翻了伊朗民选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继而扶植巴列维国王上台,不过这一看似成功的政变最终引发了1979年伊朗的反美革命。
除了敌对政府,美国甚至还对自己的盟友实施政权更迭,比如美国政府在1963年批准并策划了针对当时南越领导人吴庭艳的政变。当然,此次政变未能实现美方所希望的南越稳定,也没能挽救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
此外,美国在冷战初期还秘密干预过法国、意大利的选举以确保右翼亲美势力当政。
美国波士顿学院副教授琳赛·奥罗克在其《隐蔽的政权更迭:美国的秘密冷战》一书中说,1947年至1989年间美国共实施了64次隐蔽的政权更迭行动以及6次公开行动。政权更迭也不仅仅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政策产物。冷战结束后,美国还对海地、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委内瑞拉等国采取政权更迭行动,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陷入政局动荡之中。
制裁封锁毫无人性
美国凭借其金融霸权对数十个国家实施制裁或禁运。美国财政部网站信息显示,美国目前有多达35种制裁项目。另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报道,2014年,美国共对全球约6000个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这一数字在2019年进一步升至约8000个。
美国长期以来对古巴、伊朗、叙利亚等国以各种理由实施大规模制裁、禁运,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福祉的重要时刻,美国却将针对多国的单边制裁频频加码,导致被制裁国家难以及时获得抗疫所需的医疗物资。
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乔伊·戈登在《看不见的战争:美国和伊拉克制裁》一书中披露了1990年至2003年间由美国主导实施的对伊拉克极为严苛的制裁与封锁。戈登说,美国在这场制裁中经常不顾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国以及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反对,单方面决定制裁的性质和程度,造成伊拉克食品和药品严重短缺,最终导致灾难性的人道主义后果。诸多研究显示,制裁期间有至少50万伊拉克5岁以下儿童死亡,而若非制裁,他们的死亡本可避免。颇为讽刺的是,这场制裁最终以美国发动造成更大人道主义灾难的伊拉克战争而终结。
美国侵犯人权五宗罪之五:“双标灯塔”的“灯下黑”
在日本政府排放核废水入海的决定遭到日本国内外强烈质疑之际,向来自称注重环保、关心核安全的美国却为日本盟友公开“点赞”,如此“看人不看事”的态度令人瞠目。
事实上,美国在人权等问题上的“双标”历来十分严重,屡屡自诩“灯塔”,肆意批评别国,却总也照不亮自身的种种“灯下黑”。
“禁穆令”,全球独一份
美国经常以“宗教自由”“保护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给其他国家扣上“种族灭绝”的帽子,而实际情况是,美国对穆斯林的歧视和迫害世人皆知。
近年来,美国以反恐等种种理由,对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动武,造成这些国家动乱不止,大量无辜民众伤亡,许多人沦为难民。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禁穆令”,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针对穆斯林群体颁布禁令的国家。一项民调显示,80%以上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穆斯林在美国受歧视。
根据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17年美国发生的反穆斯林事件中,三分之一以上受联邦政府机构煽动。英国《卫报》网站报道,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候选人声称穆斯林天生暴力或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将近三分之一的候选人呼吁剥夺穆斯林的基本权利或宣称伊斯兰教不是宗教”。
国际法,合意的才用
对待国际法,美国的“双标”格外明显,成天把“规则”挂在嘴上,自己却我行我素、胡作非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侵犯尼加拉瓜国家领土和主权,被国际法院判定违反国际法。而美国从未悔罪,更没有依照判决进行过任何赔偿。
1989年,美国因巴拿马运河管辖等问题武装干涉巴拿马;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在未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狂轰滥炸;2003年,美国再次绕开安理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入侵伊拉克……这些都反映出美国对国际规则的践踏和藐视,严重损害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及其民众的人权。
特朗普政府期间,美国甚至还宣布制裁国际刑事法院人员,只因他们调查涉嫌在阿富汗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
虐囚徒,隐秘的罪恶
美军虐囚事件也屡屡被媒体曝光,残忍行径令世界震惊。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曾指出,美国军方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等地对在押人员实施酷刑、虐待、侵犯个人尊严和性暴力等行为。
2002年,古巴关塔那摩湾美国海军基地内设立监狱,用以关押“9·11”事件后美军在全球反恐行动中抓获的嫌疑人。该监狱因多次传出虐囚丑闻而臭名昭著,但至今仍未关闭。
美媒2017年爆料称,美军审讯人员在也门的秘密监狱里刑讯逼供囚犯,还纵容盟友虐囚。知情者称,在当地的监狱里,囚犯被架在火上烤、被毒打和性侵是家常便饭。
是暴行,还是“风景线”?
是暴行,还是“风景线”,只在美国人“一念之间”。
对于今年1月发生的冲击美国国会事件,美国不少政客与媒体严厉谴责。而对于此前香港“黑暴”分子严重践踏法治的暴行,他们却称之为“亮丽风景线”。
美国指鹿为马的背后是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试图颠覆他国政权的企图。打着“人权”旗号制造人权灾难,这在美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近些年来,美国以“人权”“民主”为名,在西亚北非煽动“阿拉伯之春”,在欧亚地区导演“颜色革命”,而对于本国民众针对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严重社会问题的抗议活动则动辄使用强力手段镇压。这种“双标”做法已经令美国名誉扫地。
“棱镜门”,贼爱喊捉贼
网络安全也是一个充分体现美国双重标准的领域。尽管美国试图将自己装扮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但大量事实证明,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者。
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再到“瑞士加密机事件”,美国长期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与监听,严重侵犯他国公民隐私权。
近年来,这个“黑客帝国”的行动更加频密猖狂。2019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被曝对伊朗部分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向俄罗斯电力系统植入恶意程序代码。2020年,美国领导的“五眼联盟”以所谓“维护公共安全”为由,公开要求一些高科技公司在加密应用程序中插入“后门”。
以美国国家安全局为后台的网络攻击组织“方程式”和“索伦之眼”均把中国列为重点目标。2020年3月,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发现美国中情局下属的网络攻击组织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