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项目已经超过我们投资组合的80%。和5年前、10年前的创业相比,当下中国的创业主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以说,一个科技主导的创业新时代已经到来。”9月11日,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2021 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提到,当下创新创业越来越回归原创和硬核的科技创新,这也对创投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在他看来,不同于以往模式创新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技术驱动的创业企业往往面临更长的发展周期,亦需要更多长期资本去支持它们在某一个领域里深耕,需要投资机构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与创业者长期共同成长。“需要投资人暂时不去计算回报和收益这笔‘小账’,而重点去算科技创新这笔‘大账’。” 种子期投资秉持“半公益”逻辑 可以看到,在2014年前后以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浪潮已悄然退潮。对于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从PC时代向移动时代迁移的流量革命,资本已渐难捕捉到下一个投资神话的机遇窗口。近年来,资本对模式创新的热烈追捧,已被更为冷静和专业的“硬科技赛道”“原创科技”替代。创投行业也从粗放发展进入了以专业能力取胜的精耕期。 整体来看,这种专业的体现,不只在赛道的认知、技术的了解、商业转化的预判上,还在于投资期选择、投资模式、投资逻辑的自身定位上。例如,对于种子期、天使轮的“硬科技”创业企业,面对更长的成长周期、更大的不确定性,资本以何种逻辑进入、以何种“姿势”进入,正是不同资金结构和不同自身定位的投资机构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为将自身定位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的红杉,沈南鹏提到,红衫一直以来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同时“还会秉承‘半公益’的态度去支持天使轮、种子轮等早期企业的发展”。 所谓“半公益”,沈南鹏解释称,即真正支持具有原创和颠覆性技术的企业长线发展,而不被眼前的噪音干扰;能推动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创业者潜心突破,而不被短期的浮躁左右。“我们相信,这种‘半商业、半公益’的投资理念,将有助于打造‘更有活力、更具价值’的创业生态。这是个看起来不够‘聪明’甚至有点笨拙的理念。确实需要投资人暂时不去计算回报和收益这笔‘小账’,而重点去算科技创新这笔‘大账’,为科技创业者们不仅仅提供资金,更是贡献服务。” 在他看来,即便有些对前沿科技的投入产出未必会有很好的性价比,但它仍然帮助原创科技探索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最终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了基础,“就值得我们去做”。 试点5年培育出30多家鲜明科技特色创业公司 “其实‘半公益’的投资理念并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沈南鹏提到,早在2016年,红衫在香港发起了一个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早期基金“Hong Kong X”,启动了“半公益”投资的一次试点。 “当时我们看到香港虽然有不少顶尖高校,但创新创业氛围并不浓厚,科技成果转化也不理想。因此,我们通过Hong Kong X为高校提供一系列从技术到产业的赋能手段,帮助以教授、科研人员和学生为主体的创业者,联动产学研,挖掘深科技方向的创业潜力。”沈南鹏称。 有关数据显示,5年来,Hong Kong X项目培育出30多家有鲜明科技特色的创业公司,其中包括河南暴雨灾害中给郑州不少医院和养老院紧急捐赠户外电源的储能公司EcoFlow正浩,该产品保证了许多重症病人生命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除了Hong Kong X,沈南鹏提及,在近几年红衫陆续成立了5个具有“半公益”性质的孵化器,例如在北京海淀和朝阳落地了科技成长和数字科技两个孵化器,就孵化出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边缘计算领先企业江行智能等科技创新类企业。 “当创业者只有一个idea的时候,陪创始人一起dream big,相信他们的vision,从零甚至‘-1’阶段陪伴他们成长,这条路不仅行得通,而且走得远。”沈南鹏说道。 此外,“半公益”的理念亦意味着需要在公益与商业中找到平衡的边界,沈南鹏将之称为“找到公益与商业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红杉有很大一部分LP来自于公益慈善基金。用公益的资金投资创业者,而创业者创造的商业价值,最终又通过红杉反哺这些公益基金,帮助它们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源头’。与此同时,鼓励我们的被投企业成长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用商业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公益的‘活水’。”沈南鹏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