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学生绘制北京师范大学性骚扰地图 提示女生绕路走 [打印本頁]

作者: wasq0309    時間: 2016-9-1 08:54
標題: 学生绘制北京师范大学性骚扰地图 提示女生绕路走

[size=15.9996px]

[size=15.9996px]新京报讯 8月29日凌晨3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康宸玮发了一条朋友圈:努力想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完稿的感觉很开心。

[size=15.9996px]康宸玮口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校园性骚扰”这一并不鲜见,又几乎“无计可施”的社会现象。而他刚刚完成的稿件,则是一篇聚焦“校园性骚扰”的调查报告。这篇一万三千余字的报告,依靠公开途径获得的60个同类案例。而根据这些数据康宸玮绘制了一份“北师大色狼分布图”

[size=15.9996px]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康宸玮表示,自己的所为,是出于对一些特殊人群的关注,并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够为包括北师大自身在内的高校安保工作,提供参考。

[size=15.9996px]“沉默的铁狮”获正面反馈

[size=15.9996px]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论坛“蛋蛋网”上,每隔几天,就会有学生发帖称,自己在校园内遭遇了性骚扰。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从8月18日至8月25日,一周的时间内,类似网帖就有5起。

[size=15.9996px]在北师大读书三年,康宸玮说,类似的网帖,自己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尽管相关案例不胜枚举,但在此前,几乎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透过现象,发掘、总结、归纳。

[size=15.9996px]康宸玮愿意。他用四个多月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一万三千多字的调查报告。报告名为《沉默的铁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性骚扰调查纪实报告》。康宸玮告诉新京报记者,所谓“铁狮”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因为北师大地处铁狮子坟,“沉默的铁狮”,也就暗指此前少有人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此外,铁狮还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力量”。他希望这份聚焦特殊群体的调查报告,能够形成自己的力量。

[size=15.9996px]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康宸玮表示,调查报告发出后,传播效果还算不错,也得到了不少正面的反馈。目前,就这份调查报告,学校方面还未与自己接触。

[size=15.9996px]“为校园安保提供参考”

[size=15.9996px]新京报记者看到,康宸玮的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公开资料的梳理,归纳了自2007年至2016年,发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60起性骚扰案例。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他还绘制出标注发生校园性骚扰次数的地域分布图。

[size=15.9996px]此外,通过对学校保卫处接受报案情况的统计,康宸玮归纳出了时间频率图和月份统计图。在这一基础上,康宸玮发现了校园内的性骚扰频发区,以及安保工作的盲区。用他的话说,这份报告“为校园安保提供参考。”

[size=15.9996px]在这份超过一万三千字的调查报告中,不仅有对具体案例的复述,康宸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现象根源的探讨上。“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性骚扰,被骚扰者为什么选择沉默,施害者通常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在康宸玮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释疑,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

[size=15.9996px]这不是康宸玮第一个关注的“冷门”。早在今年年初,他公开发表了《她的国——北京市某高校周边“红灯区”性工作者生存现状纪实报告》,将关注的对象,瞄准了高校周边的性工作者,在网络上一度引发争议。

[size=15.9996px]针对这篇报告内容,记者试图联系北师大校方,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应。

[size=15.9996px]■ 反响

[size=15.9996px]“防狼地图”让女生绕路走

[size=15.9996px]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女生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学校女生众多,自己及身边同学均有过遇“色狼”的经历,有同学甚至因此不敢独自走夜路。她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有关学校性骚扰的调研报告,而且内容还十分详尽,特别是聚焦了本校性骚扰内容。除了案例分析,报告中的各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可视化数据,也堪称“防狼手册”,“以后可以绕着那些性骚扰高发区走了”。不过她也表示,整篇调查报告,太多着眼于施害者层面叙事,对受害者的采访量仍然显得不足。

[size=15.9996px]■ 评价

[size=15.9996px]高校管理开放色狼有可乘之机

[size=15.9996px]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看来,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有其主观性和客观性。

[size=15.9996px]从主观来说,高校年轻女性密集,女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于性的理解也相对单纯,因此容易成为“色狼”下手的目标。而从客观性上来说,不少高校系开放式校园,管理相对宽松,也给了一些“色狼”以可乘之机。

[size=15.9996px]新京报记者发现,从法律意义上说,“性骚扰”的定义并不明晰。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性骚扰”一词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法律条文中。在佟丽华看来,要发现并解决高校频发的性骚扰问题,除了校园安保上建立起防范机制外,还应该加强立法,明确定义性骚扰及与之相应的法律责任。

[size=15.9996px]在佟丽华看来,康宸玮的报告,尽管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依然存在样本量少,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但这不能掩盖其价值。“最大的价值在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校园性骚扰的成因和对策,这是常规研究的一种有益参考。”佟丽华表示,由于制作周期长,经济回报低等原因,这一课题堪称冷门,而康宸玮发挥了在校学生的优势,完成这样一篇报告,值得肯定。

[size=15.9996px]■ 对话

[size=15.9996px]“根除校园性骚扰几乎不可能”

[size=15.9996px]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却热衷于采访、调查。昨天下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康宸玮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倒是愿意客串一次记者。

[size=15.9996px]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做这个调查?

[size=15.9996px]康宸玮:对于社会而言,校园性骚扰可以算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过去的公开报道也好,调查报告也好,很少关注到具体的人。实施者的心理和社会动机是什么?对受害者的影响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在北师大等高校越来越频发?作为大学校方和普通学生该如何预防?安保是在哪一块出了问题?这些都是我关心的。

[size=15.9996px]新京报:前后花了多长时间?

[size=15.9996px]康宸玮:关注这个选题,是今年的4月份,最终报告成型是8月29号,前后四个多月。

[size=15.9996px]我把自己的想法发到了网上,一方面是征集线索,另一方面也是招募助手。最后参与的,有六七个人吧,基本都是中文系的同学,主要做一些资料收集和当事人采访工作,最后由我来整合并成稿。

[size=15.9996px]新京报:有没有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支持?

[size=15.9996px]康宸玮:学校一些法律专业的老师,帮助我进行了一些法理上的梳理。另外,从学校保卫人员那里,也获得了一些第一手的材料。

[size=15.9996px]新京报:报告中所使用的案例,如何保证真实性?

[size=15.9996px]康宸玮:案例都是来自微博、朋友圈,另外也通过学校的论坛找了一些。基本都是对公开材料的梳理和重新解构。

[size=15.9996px]对于所取得的案例材料,我会进行预判和后期筛选。筛选的路径包括对部分当事人的采访,以及通过保卫处这类部门进行求证。报告中所引用的60个案例,是可以保证真实有效的。

[size=15.9996px]新京报:你认为这样的调查报告意义何在?

[size=15.9996px]康宸玮:就校园性骚扰这件事来说,想根除几乎没有可能。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份报告,能够给包括北师大在内的高校安保工作提供参考,帮助提升统筹意识,建立群防体系,我相信这是一种社会意义。



作者: zj02026941zj    時間: 2016-9-1 10:40
牛,很有经验的人群
作者: feifeilove    時間: 2016-9-1 10:57
师大外院果然是性骚扰的高发地区
作者: 色界骑士123    時間: 2016-9-1 11:00
吹水里都能发什么类型的帖子?
作者: yuzijiang    時間: 2016-9-1 11:06
看不懂
作者: ksh1992    時間: 2016-9-1 17:37
怎么统计出来的
作者: 绿袖子    時間: 2016-9-2 08:32
新闻后续,副院长是频率最高的,晕倒哦
作者: badking2046    時間: 2016-10-12 14:36
什么类型的很有经验
作者: 47910523    時間: 2016-10-13 20:27
可以杜绝的,看怎么做。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99/) Powered by Discuz! X2.5